□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郭庆滨
深秋的早晨,踏着稍高于水面的漫水桥,行走在设计精湛造型别致的木制桥、石板桥、石拱桥,悠闲奔跑在南阳河步道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是市民刘先生一家最喜欢的休闲活动,这里小桥流水路路通幽,河水清澈、鸟雀嬉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宛若一条玉带穿过青州城区的南阳河成为市民及游客休闲娱乐的首选,正是南阳河生态文明建设的真实写照。
内河整治刻不容缓
曾经,南阳河因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受伤”日趋严重,黑水横流、臭气熏天,过度开发等导致这里生态严重退化,违规的建筑、裸露的滩涂侵蚀着“绿肺”。已经年过七旬的李刚老人就居住在南阳河边很多年。那些年,他眼看着河里的水面连年减少、滩涂裸露。“是真的心疼啊!”李刚叹息。
内河整治刻不容缓。2011年10月,青州市委、市政府做出睿智决策,成立专门机构,逐段逐条综合治理南阳河。按照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总体要求,以“城水共生、人水相谐、水清岸绿”为景观设计理念,串珠成线建设沿河12个重要文化景点,在全长15.2公里,总面积7.65平方千米的南阳河,打造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集市民休闲、旅游观光、商业游娱于一体的生态人文景观之河。十年间,让南阳河彻底拥有了‘喘息的时间’,经历了从破坏到治理、从退化到恢复的蝶变。
打造千年古城“城市客厅”
三分建,七分管。为管护好青州人民的“母亲河”,青州市委市政府组建专门的管理机构青州市阳河管护中心对南阳河进行精细化管理。中心近年来接续组织开展“物业合同落实年”“品质提升年”“考核增效年”等活动,建立了严格规范的考核督促评价机制,提升物业管理公司依规履职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中心推行“一线工作法”,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到河段巡查,建立奖惩追责制度。此外,设立12处意见箱,先后聘请30多名常在河边散步的老年人作为景区监督员,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中心持续组织开展“深度保洁”、“增绿添彩”、“平安阳河”、“河清水畅”、“家具精装”、“服务升级”等六大专项行动打造品质景区,全面推进水环境治理和景区园林绿化景观打造,努力打造水清岸绿、宜居宜游绿色家园,同时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公厕革命”,新建、改建公厕多处;安装道路照明路灯3处,照亮景区路、温暖群众心;安装休闲座椅、棋牌桌等便民娱乐设施30余处;修复景区入口道路,让“小区”直通“景区”,景区设施更加便利舒适,全方位体现“城市客厅”的服务品质。
孵化全域旅游打卡“新地标”
游客满意是他们最大的心愿。中心划定科普教育基地、最美绿道、爱国主义研学基地等多功能阵地,建立户外劳动者驿站,设立了游客服务中心、母婴站,沿河岸培育商业业态,打造康体研学娱乐平台。
为增加城市夜晚的景色,还在草丛、树下、河岸、水中等处设置了各式景观灯,增设了多处夜间灯展设施,借助河岸景观点打造不同的景致。在南阳河景区、范公亭公园全域全面培育“‘荷’美阳河‘和’润青州”生态景观,种植荷花面积达4千余平,约2万株;同时将中国传统的‘和’文化与‘荷’元素有机融合,盘活现有文旅资源,灵活运用表现形式,在“春节”“国庆”等重要节假日进行灯展布展,营造灯光璀璨的夜间亮化效果,实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南阳河的环境改善不仅仅带来诸多生态效益,还有更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周边的居民生活条件也因为阳河的生态而逐步改善,环境变好也带动了周边居住环境的提升,拉动了夜间经济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点”,青州市阳河管护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曾磊介绍。
如今的南阳河以其旖旎秀丽的生态风光、深厚浓郁的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精致精美、颜值气质兼具的青州城市客厅,成为展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好样板。让越来越多群众享受到了生态环境这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先后荣获全国人居经典规划和环境双金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省人居环境范例项目、省级湿地公园、省首批美丽示范河湖等荣誉称号。
“我们的工作并不会就此止步。”曾磊说,对南阳河巡查巡护的力度依旧在加大,品质提升还在强化,叫响“‘荷’美阳河 ‘和’润青州”主题游品牌,推动“城市客厅”再上“新台阶”,趟出景区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充分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景区管护、文旅发展相统一,打造特色文旅项目,为景区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