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淑平
仄仄寒冬里,木枯草零晚来急,风从小巷那头愣头愣脑地闯了过来,夕阳的余晖透过树枝,顿时,枝影婆娑,摇曳一缕缕细长的光影。
在某一刻,突然被深深地怔住了。光和影的默契,原来是那样的分明可亲、恰到好处,凡是晚霞所投射过的地方必留有影子,光与影交相辉映,光连着影,影连着光,微光的身下是斜斜的影长,影子的尽头是曼妙的微光。
“炊烟四起,晚霞灿然。”清代文学家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曾这样说过。想来,大抵就只有古人才会这样浪漫的吧,晨起看云雾,傍晚赏晚霞。我们的日子,每天都在不紧不慢地行走,不知道你有多久没有停下赶路的脚步,好好看看周围的草木、自然界中的花鸟飞虫、以及天边的云霞呢?
沐浴在晚霞中,静静地看着霞光,看它慢慢地聚集,复又慢慢地扩散、腾飞,晕染出一片诱人而简约的水墨画来。此时,你会发现,我们生命里的日子,原来是可以变得这样的静谧和富有生气。当斜阳渐远渐淡去,光韵逐渐变得柔和,那些被晚霞浸染过的云彩、江河、山水、楼宇、农田,似乎突然绚烂起来,愈发鲜活。此时的天空,一派辉煌,宛若圣殿廷宫,云,不再是悠然的梨花白,而是一种诱人玛瑙红。
晚霞的魅力,或许我们可以从白居易写过的诗句里进一步地感受到:“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残阳投落到江面上,却说成“铺”在江面,因为天色渐晚,这时的“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又因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是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则呈现出深深的碧色,光和影的明暗交织与搭配,所以就有了“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绝佳景象。
傍晚的另一种气象,除了夕阳与晚霞,大抵就只有赶着路缓缓而来的月亮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每每读到林和靖的这首《山园小梅》时,也都会被他文字里描绘的黄昏之景而情不自禁地所深深震撼。其实,我们应该抽出一点时间去享受生活里的那些绝美的时刻的。去呼吸下新鲜的空气,去拥抱晚霞,去感受自己的存在,哪怕只是片刻的光阴,都同样足以动人。
晚霞,给人一种沉思。忙碌和悠闲,究竟谁占据的比重应该多一些呢?在晚霞流淌的时间里,你会发现,其实我们每天忙碌追逐的什么名啊、利啊、或者金钱之类的,似乎也都无关轻重,甚至可以全然忽视了。晚霞,会让人觉得肃穆,让人不自觉地就容易联想到人生迟暮,或许,美,带给人的体验和影响,是无形而共通的,是以无形慰藉和滋润着万物的。
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又时时为生活与生计奔波的人们来说,美,似乎有点格格不入,甚至变得非常奢侈。因为每个人都在为生活和生存尽心尽力,又哪能抽出时间仔仔细细地去感知一草一木的耳语和大自然的呼吸呢?美学大家蒋勋老师曾说:“活得像个人,才能看见美。”他非常强调人作为主体在审美中的地位,当你以一种自觉的方式,提醒着自己是个人,而非一只忙着打洞储存粮食的鼹鼠,然后放慢脚步去观察自然、品味生活的时候,美自然也就会在你面前展现出来。
其实,万物有美,我们皆在其中。美,或许的确比较奢侈,但它并不遥远,我们可以静静地欣赏美,或许才能真实地活得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