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新
明嘉靖年间,在青州城南大马山北侧的黄山村,村子南边有一条沟河,常年涌流、四季不竭,当地人称“南河”。沿岸,树茂花繁,翠竹相依,枯梅、连翘丛生,清幽雅然。春天,真个是“水映花繁惹人醉,鸟鸣蝶舞戏游人。”由此,这河亦被称为“花溪”。
在村子东边,沿古道有一拱天然石桥,桥下怪石嶙峋,因此,这桥被地方人称为“岵嵝桥”。相传,在这桥下的石缝中有一条大蜈蚣,每逢春秋月圆时节,便经常出来采集月光精华,远望,似小灯笼般闪烁两排绿光,足有一丈余长。路人晚间都不敢独个儿从这里行走。
当时,人云这两排小灯笼,是这蜈蚣得道后修炼来的“夜明珠”。这消息越传越远,亦曾有几起南方“达人”前来狩猎,无奈这蜈蚣精如通神般闭而不出,终是无功而返。
邢镔(邢玠的父亲)有三个徒弟,大徒弟李全22岁,年轻气盛,为人豪爽,胆大敢为;二徒弟李猛21岁,性格刚毅,爱管闲事;小徒弟张顺19岁,胆大心细,遇事沉稳,颇有心计。平时,三人都讨得师傅欢心。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秋节前夕,师兄弟三人在师傅家用过酒饭,见皓月当空,乘酒兴又让师傅给点评了一下拳、跤功夫后,方才尽兴离去。
出得村来,三人便议论起了最近蜈蚣伤害人、畜一事,决定,趁月色前去一探究竟。行至岵嵝桥边,三人便分别潜伏了下来,静候蜈蚣精出现。
夜到子时,突然听到桥下发出阵阵窸窸窣窣的声音,三人屏息静观,果见一条丈余长的金头大蜈蚣从石缝中先探出前半身,张开一双牛角般粗壮钩爪,瞬间,飘移上桥面。不一会儿,见其身两侧突然绽放两排绿灯,似核桃般大小,荧光四射。
大师兄李全以玉米秸为掩体,相距不过七八步远近,见其仰首望月,一双钳形钩爪张开如抱月般姿态。李全见状,顺手将一块鹅卵般大石块,猛地砸向蜈蚣头部,蜈蚣见有人偷袭,突将头部触角毒钩探出,以闪电般速度击向李全,一击将李全凭空弹出七八步远。李猛与张顺二人一看,大喊一声:“师兄快快躲开!”同时将手中石块砸向蜈蚣精。
蜈蚣精张开双爪正欲攻击李全,突然被这喊声与石块击中一惊,一晃便不见了踪影。二人急忙来到李全身边,见李全肩部(跤服)被毒钩划破了一道三寸多长口子,血流不止。二人见状,便急忙将李全背回家中,连夜请郎中救治。
第3天,因蜈蚣毒发身亡,此事迅速传遍青州,引起万民震惊!这一晴空霹雳,简直让邢镔痛不欲生,发誓要为民除害,为爱徒报仇雪恨!
次日夜间,邢镔扎束停当,腰挂箭壶、利剑,手提弯弓、大刀,独个儿稍稍来到桥边守候。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一直未见蜈蚣精出现。李全父母得知这一信息后,激动地流着眼泪劝说邢镔和两个徒弟放弃寻仇,以防不测。然邢镔却心如石坚,誓言,不斩杀此蜈蚣精决不罢休。
功夫不负有心人。九月十六日这天刚到子夜,突然听到桥下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邢缤急忙取弓搭箭,怒目静观,只等蜈蚣上的桥面,待绽放珠光之时,乘其不备,便用弓箭猎杀。这蜈蚣精自上次遇袭后,它便警觉起来,一直未再出现过。
片刻过后,见无异常动静,方才大胆飘落桥头南边,开始仰首抱月、绽放珠光。邢镔离蜈蚣精相距仅有十来步之遥,偷偷开弓一箭射中颈部要害处,见其将身躯卷曲往桥下翻滚而逃。邢镔见状,急忙抡起大刀砍将过去,李猛与张顺二人亦跃身而出,挥舞长棍拦在桥边。
邢镔挥刀将它斩下半截近尺长的毒爪,不意左臂被毒爪划伤。三人略一迟缓,眼见的大蜈蚣滚落桥下,眨眼间便渺无踪影。
二人见师傅受伤,知师傅身已中毒,便急忙将师傅背回家中,先将家传驱毒散敷上,又请来郎中救治,无奈这条数百年大蜈蚣毒性剧烈,眼见伤口与血已呈紫黑色,第二天中午便毒发而亡。
邢镔突然意外离世(时年36岁),众皆茫然。当闻知邢镔是为民除害,在斩杀蜈蚣精时不幸中毒身亡,无不肃然起敬,万民敬仰。当时,衡王府与地方政府亦都派员,前来参加吊唁,送别人员多达千余人,哭声惨动天地。
天柱折,邢玠母亲因悲伤过度,几次欲寻短见,幸得儿子邢玠与家人看护得紧。久之,因精神失常导致疯癫重症,邢玠(16岁)无奈,只得辍学在家,日夜守护。
半年多光阴,为母治病寻遍地方名医,花去全部积蓄,仍无半点儿好转。邢玠为医母病,经常为筹款东凑西借。为寻母亲开心,亦只能强颜作笑,又有谁知,他独个儿在暗中流过了多少次辛酸泪?
这天中午,邢玠侍母睡去,疲倦的身体倚在屋门傍,很快,便进入了梦乡。梦见一白发老翁,手拐杖,自称是这青州白云观后唐主持“于天机”。对他曰:“邢玠啊,是你的孝心感动了我,你母亲是因沾过你父染毒之血,且又因悲伤过度,现已病入危亡之渐,这用药时日亦不多了。”
邢玠闻言,急忙向前叩首施礼曰;“请问仙翁,这天下可还有能医好吾母的良方妙药吗?”老翁道:“能医好你母之病者,远不过数里,明天二月二十八日清明节,正是吾‘白云观’嫡传后世掌门李元康(主持)出关之日,午牌时分,你可前去求他,尔母可望有救也。”言罢,飘然而去。
一觉醒来,心中暗思;适才梦中之言,莫非是神人点化不成?毋庸置疑,待吾明早前去一试便见分晓,假又何妨?
翌日早起,用过早膳,托人照看着母亲,便独个儿来到了白云观门前,可巧,见有一位中年道士迎面走来。
邢玠急忙向前拱手施礼曰:“请问道长,李道长可在观内吗?”中年道士曰:“吾师已闭关三年,信士请回吧!”邢玠曰:“为求李道长给母医病,晚生就在此等候了。”言吧,便走近天王殿前跪了下去。
天近午时,中年道士从外边回来,见邢玠仍跪在原地未动,便好奇问道:“贫道己告知信士,吾师已闭关三年,何时出关,谁亦不知,信士又何必如此固执不去呢?”邢玠曰:“吾母病危,无人能医,去亦无益,还不如在此等候道长出关,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中年道士见这信士孝心如痴,便无奈地摇了摇头独个儿走了。午时,众弟子齐集密室门外,静候师尊出关。大约又过了半个时辰,突然听到密室内一声沉雷响过,石门自动开启,从室内走出一位面慈目善、仙风道骨的白发道者。一众弟子叩首齐呼:“弟子恭候师尊功成归来!”
在客堂内,师尊问道:“为师闭关三年,不知这观内可有大事发生过?”中年道士(知客)曰:“三年来观内安然,多有道友、居士到访,知吾师闭关亦就谦辞去了。”李道长曰:“这跪在天王殿前的信士又是何因?”知客忙曰:“今日卯时,弟子外出时见这少年来访,言母病垂危,求师尊相救,弟子言吾师闭关,不料他却不愿离去,故跪候至今。”
李道长曰:“我闭关三年,今日始出,这少年又如何知晓不去,想必事有蹊跷,让他进来便知端的。”知客急忙走到邢玠身边道:“信士且随贫道见吾师尊去。”邢玠闻言曰:“谢道长引见。”
来到客堂,见李道长端坐堂上,邢玠近前纳头便拜。李道长曰:“信士快起来吧!”连呼三声,邢玠仍伏身不起。李道长曰:“信士因何还不起来?”邢玠曰:“弟子闻得道长医术高深,能救吾母一命,弟子恳请仙师允诺。”
李道长曰:“贫道闭关三年,尔又如何晓得贫道今日出关?”邢玠曰:“是昨日‘于天机’仙师相告,要我今天来白云观拜师救母。”李道长闻言惊起曰:“啊!原来如此!”便急忙开启慧眼,已知就里。忙曰:“既然信士与我师祖有缘,那就待我前去一试吧!”邢玠曰:“谢道长洪恩!”仍伏身不起。
李道长曰:“吾既答应前去,信士为何还不起身?”邢玠曰:“弟子之父因中毒身亡,母亲又命相垂危,吾愿母病好后就此出家侍奉师傅学医,挽救更多危亡之父老乡亲,若道长今日不收弟子为徒,吾愿长跪于此!”
李道长见邢玠至诚心孝,被其感动曰:“当下救人要紧,待尔母病好转,吾再答应便是。”
李道长见邢母是被毒侵元神致痫,然命已尽途穷之时。急忙从葫芦中取出一粒“九阳续命丹”,让邢玠用温水研开,给母灌下。随即取出一包银针,迅速将银针扎入邢母的血海、委中、照海、本神等穴位,并以气御针,将十三根大号银针全部扎入穴位后,只见针尾在不停颤动。
李道长使用的这种针法,就是祖师鬼谷子所嫡传下来的夺命十三针法。该针使用时讲究以气御针,即施针者将元气通过银针,贯通对方奇经八脉十二经络,使其气血恢复正常。
时过片刻,李道长将银针取出,见有紫黑色血液从针穴处溢出,逐渐变为正常血色,邢母面色亦随之恢复正常肤色。李道长对邢玠曰:“尔母体内病毒现已全部祛除,适才所服九阳续命丹乃先师所留遗物,若非尔与师祖有缘,贫道亦不舍得相赠,看来这世间造化,皆由天缘生变也。”
邢玠在母亲床前,眼见的慈母面显红润,一扫往日阴霾愁云,安详宜人的睡姿,让邢玠半年以来,方才让古井无波的脸上绽露出由衷的喜悦!
邢玠激动得泪流满面,转身跪到李道长面前曰:“师言如山,请受徒儿拜谢救母天恩!”李道长曰:“徒儿起来吧,为师百岁出关收徒,实乃天缘所致也!”
邢玠辍学后侍母学医,李道长悉心相授。母病三年后痊愈,听师言复学。其后,又间接学习兵法与纵横术,白日习文,夜间练武,孜孜不怠,直到考中进士后出师。
于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27岁时乡试中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三月,邢玠31岁登辛未科进士。为官四十年,在边境二十余年,充分展现了其超乎寻常的博学才能。以功累加至少保兼太子太保。
其母郑氏累封一品夫人。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正月初八去世,享年八十七岁。
邢玠于万历四十年(1612年)去世,年七十三岁。其从政期间,不避辛劳,一心为国,政绩斐然!为世人所敬重。
﹝注﹞对于邢镔(36岁)的“离奇病亡”,在史志与有关书籍中却无详述,让人费解,这给青州历史留下了一个让人悬念的问题。
邢玠16岁时因父亲突然离世,被迫辍学三年多期间,又做了些什么?
一个文进士出身的他,怎么会让他去挂帅抗倭、御边20多年?游说平反怎么又非他莫属呢?
针对以上疑点,根据有关传说与相关史籍,加以贯穿整理,编辑成文,谨供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