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青州》电子版 - 青州人文 - 青州书画 - 青州风光 - 青州房产  
 
  第1版:要闻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2版
综合

第3版
民生社会

第4版
专版
 
标题导航
孙忠礼在青州经济开发区工作会议上强调
砥砺前行谱华章
青州召开城市管理工作会议
青州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
“花卉公园”加速度建设
食补磨坊
尧王红木家具
长岛金融海参
雪佛兰车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今日青州新闻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砥砺前行谱华章

  

——青州经济开发区建区十周年系列报道(下篇)
本报记者 张平  通讯员 王有国

       今年是青州经济开发区建区十周年,从十年前基础一片空白的田野到一座规模初具的现代化新区,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园区经济的健康运行”,从“杀出一条血路”到“闯出一条新路”,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历程和实践充分表明,大开放大发展,小开放小发展,不开放不发展。
一张“烫金名片”
       经过十年的发展,如今“开发区人的视野特别宽广、开发区人的思想特别解放、开发区人的举措特别创新、开发区人的服务特别高效、开发区人的作风特别顽强”已成为开发区人的“烫金名片”,这五个特别被企业老板们称为“开发区现象”。
      “开发区现象”在青州的出现可谓是“十年磨一剑”。经济开发区作为改革先发区,往往最先遇到“体制障碍”;作为发展先行区,也往往最先遇到“发展瓶颈”。开发区人立足时代最前沿,争做全市改革发展的排头兵,置身招商、基础建设、融资、拆迁的第一线,摸滚爬打、千锤百炼,使这片园区焕发出勃勃生机。经过十年发展,经济增长在开发区实现高开高走,连续多年高位高速运行,主要经济指标呈现逐年稳步攀升的良好态势。建区之初,开发区财政收入不足1000万元,而到2012年底则达到1.46亿元,10年翻了4番。
      经过几代开发区人10年如一日的枕戈待旦,开发区已凝结形成了以“发展创新、实力创强、企业创富、环境创优”为基本内涵的开发区精神。这“四创”精神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不屈不挠精神在开发区的生动体现,这种精神引导开发区人在青州发展整盘大棋中像“车”一样勇往直前,像“马”一样与日俱进,像“炮”一样跨越发展。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打浑身有汗流。开发区精神鞭策开发区人在征迁第一线攻坚克难,在招商第一线出奇制胜,在服务第一线赢得青睐。
一座北部“新城”
       一座座现代化厂房,四通八达的平坦大道,拔地而起的高楼华宇,碧草如茵鲜花吐芬的优美环境……都在向人们昭示着——一座宜居、宜商、宜业的“新城”正在这里形成。“造城”,这是经济开发区通过不懈探索和实践,走出的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和青州特色的开发开放路径。
       建区以来,开发区坚持走开发开放联动互进之路,推进从土地项目开发向环境功能开发,从“造区”向“造城”转变。徐七村是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受益村之一。2010年,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甚至几辈人的居民们整体搬迁,住进了安置区,生活环境大大改善,生活质量大为提升。谈起周围的变化,每一位居民都充满了喜悦:“住了一辈子平房,终于也住楼房了。”据了解,楼房里面厨房、厕所及水、电、暖等功能设施一步到位,配套齐全,保证了居民的生活和起居;小区配套了公共设施,规范物业管理,公共绿地面积达到43%以上,采取封闭式管理,这里也成了精品居住小区。随着经济开发区城市功能基本完备,这里已成为具有高水准的宜居、宜商、宜业的“新城”。
      此外,还坚持走对内对外开放并举之路。做到内商外商一起招、内资外资一起引、引资引智一起抓,构筑全方位、宽领域、高层次的大开放格局,实现了项目投资从“来者不拒”到“择优接纳”转变。去年,开发区新引进开工重点项目43个,总投资269.2亿元,其中过20亿元的3个、过10亿元的6个、过5亿元的10个,高科技项目19个。科而泰重工、高效节能电机、施耐德电气、中化弘润等“国家千人计划”项目和“世界五百强”项目相继落地开工,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已有28家。2012年对首批31家化肥、农药、小化工企业和87家水泥预制件企业完成了淘汰退出,促进了资源要素集约利用。
        (下转C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今日青州》电子版】-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090498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