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刘杰)“这样的服务,真是送到咱的心坎上了!”一位大爷笑呵呵的说。在北阁社区助老食堂,志愿者们精心为老人准备好午餐,老人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其乐融融。
近年来,云门山街道把志愿服务作为提升群众幸福感的有效载体,坚持立足基层、围绕群众,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功能,打造文明志愿服务品牌,精准高效满足群众需求,以文明打通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建立志愿服务“旗帜队伍”,探索建立“志愿者+社会工作者+村文明实践站+社会组织”联动机制,整合各类力量形成为民服务的合力,截至目前,发展志愿者30000余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队63支,在推动街道志愿服务发展上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定期开展入户走访、帮扶救助、心理疏导等多种志愿服务活动150余场次,引导更多群众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
提升志愿服务“阵地创新”,依托现有阵地资源,高标准建设新时代文明中心所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73个,成立15个“15分钟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圈”示范站,实现阵地建设全覆盖。优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资源,突出社工服务特点,配备图书室、书画室、舞蹈排练室、健身室等150余个特色化功能室,为多样化志愿服务搭建平台。
推树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围绕“五为”志愿服务,聚焦困难群体,分类建立服务目标台账5大类,明确服务内容清单30余项,通过各类帮扶项目帮扶未成年人34人次。充分挖掘整合辖区3所高校资源优势,结合“青力奉献”志愿服务项目,依托15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校地共同创新打造“一社区一品牌”特色志愿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