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青州》电子版 - 青州人文 - 青州书画 - 青州风光 - 青州房产  
 
  第3版:文学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人文

第2版
人文

第4版
翰墨青州
 
标题导航
孤独的甄如
武术、舞术、舞蹈、体操和杂技
风筝与儿童
青州赞歌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今日青州新闻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州赞歌

  

 说行走

◇刘其安
 
  现在说“行走”实在太轻松,想上哪,办啥事,一踩油门就到了,再远还有高铁和飞机。可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五、六十年代,就不那么容易了。那时赶集进城、走亲访友,不论干啥事都要靠两条腿。大姑家离俺村足有30里,在我十一、二岁时,爷爷每次叫我去她家,心里就特别打怵,但又不敢违抗,只好挎着箢子前去。小小年纪,我不仅在路上要歇若干次,还累得腰酸腿疼,只好在姑家住一宿,第二天再回家。我心里那委屈劲儿,很难用语言来形容,但又有啥办法呢!
  那个年代的农村,每年秋后就基本没事了,老百姓又不愿意闲着,父亲便和村里几个大爷、叔叔商量做点小运输。他们清早三、四点就出发,推着独轮车上临朐山区贩上谷子秸,直接到寿光卖掉,回来时再捎上大葱,从中挣个差价。村里种黄烟比较多,大舅听说青岛行情好、价格高,为了多卖几块钱,乡亲们一合计,不坐火车,步行走。他们把黄烟装在推车上,沿铁路东行。在路上饿了吃煎饼,困了宿街头,硬是半个多月打了个来回。这件事60多年过去了,现在听来好像讲故事,这可是当时的实际情况呀!他们何不想坐火车、少遭罪,但那时家里都穷,与小推车为伴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上世纪五十年代,谁家有辆自行车,真比现在的宝马、奥迪、奔驰还耀眼、有名气。说明这样的人有身份、有本事、有派头,不仅全村人刮目相看,就连外乡人也非常羡慕。俺村的程大伯,和爷爷是好朋友,每次骑着自行车卖布路过我们家门口,很要脸面的爷爷总是像接待贵宾那样,热情地拿出板凳让他坐下,沏上茶,让他喝几杯后再走。每到这时,我就十分好奇地凑到车旁,摸摸这,看看那,人家准备要走了,还舍不得离开,心想,这车真好,不大费劲,一蹬就跑,将来我长大挣了钱,先买上一辆,过过瘾,风光风光。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战胜三年自然灾害后,国家在物资比较紧缺的情况下,开始按票计划供应。如生活所需要的布票、粮票、油票、棉花票以及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煤油、火柴和暖壶、脸盆等,只要分到票一般都能买到。
  1972年春,我从部队回家探亲,本族的八叔乐呵呵地对我说:“大侄子,他们费了好大劲从城里给买了一辆自行车,你若有空帮我去拾掇拾掇吧。”为了保养好这个心爱之物,我帮他把该包的地方都用胶带纸包得严严的,把暴露部分又涂了一层机油,然后他轻轻地推到西厢一角,用木板把两轮垫起来。有一天我想借用到城里买点东西,他宁肯借故也去办点事,带我前去,也不放心让我自己骑,生怕把车子碰坏了。又过了七、八年,自行车就逐渐多了起来,人们拿它也不像以前那样珍贵了。村里不管谁家娶媳妇、嫁闺女都能凑上几辆,系上红绸,作为婚车。平时谁家有应急事,都能有求必应,这与前些年相比就方便多了。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城乡摩托车仍然很少,行走主要还是靠自行车,1982年底我从部队转业时,用票也买了一辆。从此,这辆“大金鹿”便成了我上班开会、走访职工、下乡探亲唯一的交通工具。1983年春节走亲戚,我和老伴各骑一辆带着儿女往家走,还没过半,女儿就冻得哇哇直哭,坚决不走了,我们只好停下来为她暖和手脚。当时我是既心疼又无奈,心想,咱中国的老百姓怎么这么穷,啥时候也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坐上自己的轿车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资逐渐丰富起来,人们的经济收入也明显提高。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青州市内开始出现嘉陵、80、90摩托车,不到十年光景就基本普及了。各种型号的都有,个别家庭还有好几辆。人们不仅把它作为生活之用,还能托东西、做买卖、搞运输。家庭的摩托化,不仅给生活带来极大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使人们看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给国家带来的生机与活力、前途与希望。
  进入21世纪,不少家庭摩托车又换成了小轿车,其趋势犹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整个小县城,车辆昼夜川流不息,交通路口排起了长龙,黄线框内车辆爆满,停车场内空无一位。有的司机很风趣地说:“在城里,能找到车位,比给我十块钱都好。”在农村,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大街胡同到处都是车,谁家的门口停车多,说明谁家客人多。
  这些年,为了低碳环保,各家还添置了电动车,两轮、三轮、四轮,各种款式都有,方便无污染,不仅给上班族提供了便利,也给老年人出行提供了条件,说明人们的行走又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自1992年以来,我先后换了三次车。有时我跟他们开玩笑:“现在是三辆车八个轮”,平时上哪骑电动车,和老伴去玩驾三轮车,再远点还有代步车。儿女们也都有自己心爱的车。现在全家老小想搞聚餐,一个电话,各自驾车很快到达,多年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我经常赞叹:中国人民也扬眉吐气了,特别是作为我们这些过去受过苦的老年人来说,怎么不感到幸福和甘甜呢!
  当今社会中国的老百姓,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有显著提高,吃得越来越保健,穿得越来越时髦,住房越来越宽敞,兜里越来越有钱,保障越来越全面,手机越来越智能,汽车越来越豪华。自行车已不再是人们行走的主要交通工具了,而是作为活动各个关节、提高心肺功能、减轻思想压力和锻炼腿部肌肉的主要方式。步行也只是作为防病健身、瘦身减肥、消除疲劳的运动方式了。
  建国70年来,人们的“行走”,自行车代替了两条腿,摩托车代替了自行车,现在各家各户又有了小轿车。这个历史性的飞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祖国的飞速发展和巨大变化。我们也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国穷家贫、国富民强,国与家息息相关,只要我们永远听党的话,跟着党走,爱国如家,万众一心,前赴后继,初心不忘,矢志不渝,一个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一定会展现在我们面前!
 
诗词两首(新韵)
◇张允宾
 
七律·抗洪
两天两夜上河开,裂地摧坚滚滚来。
奋起千村平水患,自强万户释悲哀。
公仆忙碌汪洋里,灯火通明泥岸台。
共建家园心坝筑,成城众志斗天灾。
鹧鸪天·救灾
  暴雨倾盆险象生,堪如猛兽露狰狞。几多道路失痕迹,些许房屋难觅踪。  拯黎庶,止哭声。排忧解困筑长城。家园重建民心聚,碌碌公仆泥水中。
 
词二首
◇魏在光
 
霜天晓角·台风“利奇马”(中华通韵)
  害群之“马”。暴雨倾盆下。处处沟平河溢。摧道路、毁堤坝。
  惊讶。斗志大。困难咱不怕。万众一心博弈。回天术、苍龙诧。
霜天晓角·有感于海岱诗友为灾区捐款(新韵)
  天河倾泻。狂风凶残冽。诗友挂牵黎庶。争捐款,谓踊跃。
  情切。地哽咽。真爱不言谢。海岱一如既往。终无悔、从头越。
 
词三首
◇王清明
 
蝶恋花·抗洪抢险
  暴雨夜临禁不住,北上扬威,作恶无重数。浊浪滔天侵噬处,残垣断壁冲桥路。
  十指连心牵挂肚,与子同袍,鼎力驰援助。千里大军倾刻度,无疆大爱深如许。
沁园春·抗台风“利奇马”抢险
  挟雨携风,大发淫威,北上疯狂。但断桥截道,侵晨浩浩,冲田毁舍,向暮汤汤,百结愁肠,三更落魄,末路穷途亡我乡。长吁叹,问摧残何急,生计何方。
  红旗处处飘扬。奋抢险、党员子弟忙。任笔挥千字,赋诗秀句,情倾万卷,舞墨华章。共济同民,争雄在我,历尽难关斗志昂。开自救,正胜天斗地,重铸辉煌!
唐多令·军民抗洪
  淫雨几时休?银河倒泻流。浊浪横、瓦舍难留。一片汪洋成小岛,迷道路、溢壕沟。
  焚火急民忧,当先冲在头。念谁人、共济同舟?血脉相连多壮士,荣辱共、谱春秋。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今日青州》电子版】-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09049827号